根据湖南省教育厅统一部署,全省义务教育学校从今年春季新学期开始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课间休息时间延长后,学校都有哪些新变化?近日,记者走进常德市城区部分中小学,实地探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课间15分钟”,看看他们在玩什么、怎么玩?
常德市武陵区东风小学学生课间跳绳
2月25日9时,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常德市武陵区东风小学的学生鱼贯而出,开始了课间15分钟的活动。操场上,学生们一起跳绳、跳房子、做游戏,积极参与户外运动,而教室里的学生有的玩起了成语接龙,有的下益智棋,有的绘画和做手工,玩得热火朝天。该校161班学生朱嘉玟兴奋地说:“时间延长后,我们就有时间玩老鹰捉小鸡、打地鼠的游戏了,非常开心。”三年级学生王梓曦说,以前课间只有10分钟,上厕所很匆忙,现在就可以开心地玩了,不担心上课会迟到。“虽然只是增加了短短5分钟,但是学生可以做更多有趣、丰富的游戏和活动,课间也能够充分放松,确保下一堂课效率更高。”该校教师陈湘翰告诉记者。
常德市武陵区育英小学学生课间玩游戏
当日,常德市七中初中部学生在课间也玩得不亦乐乎,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跳绳等运动项目可让学生挑选,学生自行组队后进行较量。该校常德汉剧后备人才定向委培班的孩子们还集体做起了戏曲操,运动“练功”两不误;为了便于高楼层教室里的学生休息放松,教师还鼓励他们在教室内做手语操,或在走廊上深呼吸、极目远眺。
常德市七中学生打乒乓球
2月26日,常德市武陵区紫菱小学,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正在上演,加油声、跺脚声此起彼伏,操场上,同学们自发组队,排成一条长龙,玩起了老鹰捉小鸡,“老鹰”猛地一扑,“母鸡”赶紧张开双臂护着身后的“小鸡”;另一边,孩子们开心地玩起了跳房子、滚铁环、丢沙包、踢毽子、丢手绢的传统小游戏,惊呼声、欢笑声不断。
常德市武陵区旭辉东升小学学生踢足球
课间由10分钟调整到15分钟后,常德市武陵区胜利路小学的孩子们玩嗨了,挑木棒、跳皮筋、跳房子等传统游戏很受孩子们欢迎,该校还利用自身优势教孩子们做游泳操,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掌握游泳技巧;常德市武陵区育英小学结合学校特色课程数学思维游戏设计了运动体验区,在走廊地面画出传统游戏标识,还计划引入AI科技,实现智慧体育;常德市武陵区三岔路小学推出武术模仿秀,让孩子们在课间放松身心;常德市武陵区旭辉东升小学设置共享运动器材站,开展“课间吉尼斯”特色活动,让孩子们在课间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常德市武陵区北恒小学让孩子们自主设计喜欢的课间活动,获评“金点子”的课间活动将被全校推广;常德柳叶湖复基小学学生课间休息形式也很丰富,下棋、绘画、做手工,还有的在走廊上颠乒乓球;常德市武陵区东升小学将开展踩高跷、滚铁环等传统游戏活动;常德经开区莲花池小学利用地面彩绘设小游戏区,还将升级改造室外塑胶篮球场;常德芷兰实验学校小学部将传统体育运动融入课间,课间15分钟里,分年级开展跳绳、转呼啦圈等活动。
常德柳叶湖复基小学学生做手工
受访的教师们纷纷表示,以前课间只有10分钟,学生都只能在教室或走廊活动,不敢跑太远,大脑得不到真正的放松,身体也得不到舒展,可长时间憋在室内,学习效率可能会打折扣,身心健康也会受到影响。如今,课间有15分钟了,不仅让学生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和锻炼,还促进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学校通过组织开展活动,也能让学生在安全有序的前提下,享受运动的乐趣。
“课间休息调整到15分钟,延长的是时间,延伸的是学校尊重教育规律,落实全面育人的理念,让学生在课间跑起来,跳起来,舞起来,唱起来,有利于放松身心,促进其健康成长。”常德市七中副校长黄少华说,他认为,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无论是户外大汗淋漓的体育锻炼,还是室内的兴趣活动、闭目养神,都是课间15分钟的正确“打开方式”。
责编:刘洋 编辑:唐翌殊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